权威
当前位置主页 > 公平贸易 > 权威 >

做出口:你必须了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

发布:2020-07-01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平台

技术性贸易措施究竟是什么?它对出口企业又有怎样直接的影响?


首先,出口企业回顾下是否遇到过以下问题。


在洽谈贸易时,外商要求:工厂必须在进口国完成工厂注册、产品要获得相关认证?


在生产商品时,外商要求:产品必须按照进口国标准生产,原材料、成分被严格限定,要加贴规定标志、标签?


在产品海外清关过程中国外监管机构以疫病、疫情、品质、环保、安全等为由拒绝货物入境,导致退运、销毁?


在开拓海外市场时,由于无法满足进口国的各种准入要求或者升级改造成本过高,而被迫放弃该目标市场?


如果您的产品出口时遇到上述问题,那么可以基本肯定的说,您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了。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什么?


简单的说: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世界各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措施集合。主要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动植物卫生和食品安全措施。


具体主要表现为:


针对工业产品:


1、厂商或产品的注册要求(包括上市许可、审批)


2、技术标准要求


3、认证要求


4、标签和标志要求


5、包装及材料的要求


6、环保要求(包括节能及产品回收)


7、特殊的检验要求(如指定检验地点、机构、方法)


8、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


9、工业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10、计量单位要求


11、木质包装的要求


12、其他


针对农食产品:


1、种养殖基地、加工厂、仓库注册要求


2、动物疫病方面的要求


3、植物病虫害杂草方面的要求


4、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要求


5、食品微生物指标要求


6、食品添加剂要求


7、食品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8、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


9、食品标签要求


10、木质包装的要求


11、食品化妆品中过敏原的要求


12、其他


以上的这些措施表面上是以合法、合理的理由而设定的,但客观上形成了贸易壁垒,阻碍了进出口货物在全球的顺利流通。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


总的来说,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直接损失和新增成本。


直接损失:产品被国外扣留、召回、销毁、退货等处罚,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


新增成本:企业为适应新要求而不得不进行技术改造、更换标签及包装、新增检验、检疫、认证、处理及各种手续,从而新增大量费用,或因无法满足准入要求丧失订单、放弃市场。


如何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


国际对设定和实施有规则


为了规范和限制贸易各国滥用技术性贸易措施,1994年WTO(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建了一个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的“群”,并且就成员间货物贸易制定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简称《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两条“群规”,而这两个协定是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直接相关的两个重要协定。


它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或抑制单个成员以贸易保护为目的制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或由于各成员间经济、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促进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化宗旨的实现。


海关能给企业提供什么帮助


对于国外拟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一般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在颁布实施以前,按照WTO规则有6个月的通报、评议期,并向各成员国通报相关措施。在此期限内,海关可以组织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对国外拟实施的措施的合理性、等效性、透明性、歧视性进行评议,向国外官方提出质疑、进行磋商,表达企业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使国外官方推迟、更改、甚至取消实施该措施。


对于国外已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WTO)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委员会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委员会每年定期会召开全体会议,海关可以组织企业向大会提交“特别贸易关注”,对其他成员已实施或拟实施的,不符合TBT、SPS协定原则、对贸易造成不必要障碍的TBT、SPS措施和做法提出质疑,并敦促其他成员澄清、修改、废止、推迟实施等。在多边场合促进双边问题的解决,助力我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及相关WTO成员共同利益。


对于国外普遍认可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于国外普遍认可技术性贸易措施:


海关将加大国外相关的准入信息收集,解读技术法规、标准、认证、注册等其他要求,积极向企业进行宣贯,帮扶企业做好应对,合规出口,并引导通过技术整改、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了,从而实现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根本性跨越。


如:重庆海关今年3月以来,面向企业连续发布的防疫物资“5+2”《海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系列指南》。


向企业发出风险提示和预警:


针对全球突发的疫病、疫情或者商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农食产品安全事件,各国采取的临时管制措施,新增或减少技术性贸易措施,向企业进行提示预警,助力企业汲取其他贸易损失的经验教训,及时进行风险防范和谋划应对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如:今年2月针对各国针对中国新增贸易限制措施,重庆海关连续发布的3期《促外贸稳增长∣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提示》。


企业如何积极应对


a、当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时,及时积极向所在地海关报告和反馈。


b、关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提高生产采标,注重技术创新、增强技术实力,用质量提升跨越技术壁垒。


c、通过海关积极参与WTO规则下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通报、评议和研提“特别贸易关注”工作,参与规则制定,争取国际话语权。


d、行业协会商会应加强组织协调,积极配合海关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企业“抱团”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制定团体标准,促进产业升级、质量提升。


e、技术机构在产品研发、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助力企业提升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