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一带一路区域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

发布:2019-05-15 信息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5月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牵头,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路孚特、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共同编制完成的《“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BRTII)》在北京发布。

BRTII研究结果显示,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协同优势,全面促进区域内贸易创造,区域内贸易联系愈发紧密,中国、新加坡等国对周边及 “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拉动作用明显。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升温情况下,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稳定器”。

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比较,“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在全球总贸易中的占比提升明显,至2017年已达13.4%,其体量已相当于欧盟内部贸易的65%。“一带一路”成为了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贸易红利进一步显现。

BRTII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国家内部贸易联系愈发紧密,全球贸易参与程度稳步提升,2017年贸易参与度达到55.2%,其内部贸易联系亦愈发紧密。从贸易方式看,中间品贸易成为“一带一路”区域贸易的主要形式,2017年 “一带一路” 中间品贸易占区域内贸易的61.0%。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其“中国市场”的角色将成为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BRTII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中间品进口总额为9431.2亿美元,占“一带一路”中间品进口额的36.3%,其比重较2013年上升5.0个百分点。其中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3023.1亿美元,占中国中间品进口总额的32.1%。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极大促进 “一带一路” 国家贸易增长。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全球投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跨境资本增速远高于其他区域。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资的总额分别达到1554亿美元和323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7.3%和2.1%,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外资流入地,其31.6%的占比,大幅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23.0%,以及欧盟的21.2%。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投资大大增强了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对于本次发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六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实现高标准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从开始的观望、犹疑逐步转向理解、接受,乃至积极参与。通过促进提升‘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降低软、硬设施互联互通综合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和营商成本,将大大提升参与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广度和深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部部长、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教授表示:“此次贸易投资指数的编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状况的一个全景式刻画。经过测算,我们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继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外资流动逆市上升,互联互通红利逐渐显现。可以预计,‘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持续成为未来全球经贸增长的新亮点。”

据悉,该指数分为贸易指数和投资指数两大指数框架,基于路孚特(Refinitiv,原汤森路透金融与风险业务)覆盖全球的经济、贸易、投资、金融市场数据的支持,以及WDI、UNCTAD、ICRG等多家数据库,从总体、区域、国别、行业等不同层面,对2012年-2017年的41个样本国进行分析测算,并从规模、便利化、风险、潜力四个维度,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进行全面评估与量化分析。